济南世纪通达化工有限公司  
 
 
公司动态NEWS

N-羟甲基丙烯酰胺的水性体系合成方法

发表时间:2025-02-11

N-羟甲基丙烯酰胺在水性体系中的合成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:

一、直接加成法

1. 反应原理:利用丙烯酰胺(AM)与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,在丙烯酰胺分子上引入羟甲基,从而生成N-羟甲基丙烯酰胺

2. 反应步骤

原料准备:准确称取一定量的丙烯酰胺和甲醛溶液,一般甲醛与丙烯酰胺的摩尔比在1.0 - 1.2:1之间。同时准备好适量的去离子水作为反应溶剂,以及用于调节pH值的酸碱试剂,如氢氧化钠或盐酸。

反应过程:将丙烯酰胺溶解在去离子水中,搅拌使其完全溶解,形成均匀的溶液。在搅拌条件下,缓慢滴加甲醛溶液,控制滴加速度,避免反应过于剧烈。滴加完毕后,用酸碱试剂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7 - 9左右,此时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30 - 50℃,反应时间为2 - 4小时。

产物处理:反应结束后,得到的产物可能含有未反应的原料、副产物等杂质,可以通过减压蒸馏、萃取、结晶等方法对产物进行分离和提纯,得到纯净的N-羟甲基丙烯酰胺。

二、酯交换法

1. 反应原理:以丙烯酰氯与N-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,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N - 羟甲基丙烯酰胺。

2. 反应步骤

原料处理:将丙烯酰氯在低温下进行蒸馏提纯,以除去其中可能含有的杂质,将N - 羟甲基甲酰胺进行干燥处理,以去除其中的水分,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。

反应进行:在装有搅拌器、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,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,如二氯甲烷、氯仿等作为反应介质。将干燥后的N-羟甲基丙烯酰胺加入反应容器中,在搅拌下缓慢滴加丙烯酰氯,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在0 - 10℃。滴加完毕后,将反应温度缓慢升至室温,并继续搅拌反应2 - 6小时。

后处理:反应结束后,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水,使未反应的原料和副产物溶解在水中,然后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,将产物萃取到有机相中。对有机相进行干燥、过滤,除去干燥剂后,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,得到N-羟甲基丙烯酰胺产品。

三、乳液聚合法

1. 反应原理:在乳化剂的作用下,将丙烯酰胺和甲醛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,然后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,生成含有N-羟甲基丙烯酰胺的聚合物乳液。

2. 反应步骤

乳液制备:将一定量的乳化剂溶解在去离子水中,搅拌均匀后,加入丙烯酰胺和甲醛,继续搅拌使其形成稳定的乳液。常用的乳化剂有十二烷基硫酸钠、OP - 10等,乳化剂的用量一般为单体总量的1% - 5%

引发聚合:向乳液中加入适量的引发剂,如过硫酸钾、过硫酸铵等,引发剂的用量一般为单体总量的0.5%- 2%。在一定温度下(通常为50 - 80℃)进行聚合反应,反应时间为3 - 8小时。

产物处理:聚合反应结束后,得到的是含有N-羟甲基丙烯酰胺的聚合物乳液。如果需要得到N-羟甲基丙烯酰胺单体,可以通过破乳、分离、提纯等操作进行处理,例如,加入适量的破乳剂,使乳液破乳,然后通过过滤、离心等方法分离出聚合物,再通过水解、萃取等方法得到N-羟甲基丙烯酰胺。

本文来源于:济南世纪通达化工有限公司 http://www.jinan-sjtd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