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-羟甲基丙烯酰胺的金属胶粘剂制备
发表时间:2025-02-06以下是一种以 N -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制备金属胶粘剂的一般方法,包括配方、制备工艺、反应原理等方面:
一、配方设计
1. 主要原料
N-羟甲基丙烯酰胺:作为主要功能性单体,提供活性基团,有助于胶粘剂与金属表面的结合以及在固化过程中形成交联结构,一般用量在 10% - 30%(质量分数,下同)。
丙烯酸酯类单体:如甲基丙烯酸甲酯、丙烯酸丁酯等,可调节胶粘剂的柔韧性、硬度和粘性等性能,通常占比 30% - 60%。
引发剂:常用的有过氧化苯甲酰(BPO)、偶氮二异丁腈(AIBN)等,用于引发聚合反应,用量一般为单体总量的 0.5% - 2%。
交联剂: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、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等,能使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发生交联反应,提高胶粘剂的强度和耐热性,添加量为 1% - 5%。
2. 辅助原料
溶剂:选择甲苯、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,用于溶解单体和调节胶粘剂的粘度,使胶粘剂具有良好的涂布性能,溶剂用量可根据所需粘度进行调整,一般在 20% - 50%。
表面活性剂:如十二烷基硫酸钠、OP - 10 等,有助于改善胶粘剂对金属表面的润湿性和附着力,添加量通常为 0.5% - 2%。
增塑剂: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、癸二酸二辛酯等,可增加胶粘剂的柔韧性和耐寒性,用量一般为 5% - 15%。
二、制备工艺
1. 预聚合反应
在带有搅拌器、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反应釜中,加入适量的溶剂,开启搅拌并升温至一定温度(如 60 - 70℃)。
按照配方量依次加入 N -羟甲基丙烯酰胺、丙烯酸酯类单体和适量的引发剂,搅拌均匀,在该温度下进行预聚合反应 1 - 2 小时,形成具有一定分子量的预聚物。
2. 交联反应
将反应温度升高至 70 - 80℃,加入交联剂,继续反应 2 - 3 小时,使预聚物分子链之间发生交联反应,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聚合物。
在反应过程中,可根据需要适量补充引发剂,以保证反应的充分进行。
3. 后处理
反应结束后,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,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、增塑剂等辅助原料,搅拌均匀。
根据胶粘剂的使用要求,用溶剂调整粘度,经过过滤除去可能存在的杂质,即可得到金属胶粘剂产品。
三、反应原理
·聚合反应:在引发剂的作用下,N -羟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碳碳双键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,形成线性的聚合物分子链,引发剂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自由基,自由基引发单体分子的双键打开,相互连接形成聚合物链。
·交联反应:交联剂中的多个双键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也产生自由基,与聚合物分子链上的活性基团(如 N -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羟甲基等)发生反应,使不同的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连接,从而形成三维网状的交联结构,提高了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。
四、注意事项
·原料纯度:确保 N -羟甲基丙烯酰胺及其他原料的纯度,杂质可能会影响反应的进行和胶粘剂的性能。
·反应温度和时间: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,温度过高或反应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聚合物分子量过大、交联度过高,使胶粘剂的柔韧性下降;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则可能反应不完全,胶粘剂性能不佳。
·安全防护:N -羟甲基丙烯酰胺具有一定的毒性,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护,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粉尘。引发剂等化学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性,应妥善保存和使用。
本文来源于:济南世纪通达化工有限公司 http://www.jinan-sjtd.com/